咨詢公司克萊恩(Kline & Co)公司近日發布的全球潤滑油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19年全球潤滑油需求(包括加工油和船用發動機油)將以約1.5%的年均增速繼續增長,將由2014年的剛剛超過3900萬噸增長至4200萬噸。
克萊恩公司負責能源的業務經理George Morvey表示,從地區分布來看,亞太地區主導了全球需求,所占份額為44%,其次是北美23%,歐洲為17%,非洲和中東地區占8%,南美為8%。統計數據表明,美國仍是2014年世界最大的潤滑油消費市場,接下來依次是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日本,但美國潤滑油需求還在繼續萎縮。
殼牌去年繼續保持全球最大成品潤滑油供應商地位,接下來依次是埃克森美孚、BP、道達爾、雪佛龍、中石油、中石化、出光興產、日本JX控股公司和德國福斯集團(Fuchs)。據統計,2014年全球總潤滑油供應量中最大20家供應商所占份額達64%。另外,2014年全球成品潤滑油需求量較2013年的3950萬噸略有下降。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俄羅斯、巴西和泰國需求出現下降。
從潤滑油需求分類來看,汽車發動機油仍然占據潤滑油需求中最大份額44%——包括乘用車(21%)和重型車(23%),其次是其他汽車潤滑油9%,液壓油和工業發動機油各占8%,一般工業油7%,金屬加工液6%和潤滑脂3%。
消費者方面,George Morvey表示,全球對高性能的、低黏度乘用車發動機油的需求將加快增長,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市場。當然這對于發展中國家市場更重要。
“市場驅動因素包括應用高性能基礎油。它能讓供應商們提升其產品組合,從而能夠進入全新的產品領域進行競爭。”George Morvey說,“在某些情況下,某些產品需求可能不存在,但合理價格的高性能基礎油應用都可以為更高品質潤滑油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另一個驅動因素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市場的原始設備制造商(OEMs)的技術需求,即潤滑油用戶力求實現設備的正常運行時間最大化,以減少維護費用。這提升了他們對更高品質潤滑油的需求。George Morvey表示:“OEMs正在改變他們的工廠和服務設備的保養建議,要求潤滑油品質不斷提升。”
重型車用潤滑油市場與乘用車發動機油市場情況還不一樣。George Morvey注意到一個例外是,重型車用潤滑油市場由高黏度等級的15W-40轉向SAE 10W-30。George Morvey指出,一些發達國家的商業車隊更喜歡延長換油周期,并遵循高黏度潤滑油使用建議,而且擁有更多現代化的設備,使用優質和可靠的燃料運行。而在發展中國家,柴油質量問題經常出現。這可能會對換油周期產生較大影響,也會影響到潤滑油等級的選擇。在這樣的一些國家,柴油價格可能有補貼,進而會影響到一些個人車隊經營者預期提高燃油經濟性,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車隊經營者更加頻繁地更換發動機油。不過隨著發展中國家對節能減排要求的日益嚴格,不少車隊對提高燃油經濟的意識也開始逐步增強,因此,合成型重負荷柴機油也將是未來發展中國家重卡車隊用油的大勢所趨,延長換油周期的同時還能更好地讓重型車輛面對苛刻路況的行駛。在此趨勢之下,中國目前也出現了一些優質的柴機油產品,其中,上海納克潤滑就使用高粘度PAO和烷基萘研制出超長換油里程的“納克極能S6”合成型重負荷柴機油,專為重負荷發動機提供潤滑保護,換油周期長達六萬公里,開創了國內柴機油超長換油里程之最。
來源:中國化工報